Label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华文.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华文. Show all posts

Saturday, July 16, 2011

郑雨周:人民投诉无效 应立法解决电讯塔问题


2011/07/15 1:36:57 PM
●南洋商报

(槟城14日讯)丹绒武雅区州议员郑雨周表示,人民面对电讯塔的安全问题向政府当局投诉或请愿,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对策,唯有通过立法与执法才是解决之道。

没保护人民健康

他说,虽然地方政府于2009年曾特别“改良”原有的2002电讯塔指南,但新旧指南依然没有条例保护人民的健康。

他说,电讯塔已非新鲜课题,从早期的距离问题演进到辐射能量的危害,问题存在已至少20年,但却没有一条法令保障人民的利益。

郑雨周今日上午到丹绒武雅巡视当地居民投诉电讯塔设置,危害民健康的投诉后,向媒体发表谈话。在场者有槟州电磁辐射公害防护联盟秘书王美丽及当地居民代表李吉福等人。

他说,虽然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引用大马卫生部、房屋及地方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标准,而市议会也使用同样的指南,但让人民感到失望的是当局没制定健康维护法令,甚至一味的否决电磁波对人体有害的立场。

可参考中国法例

郑雨周认为立法最公道,州政府可考虑立法平衡与保护电讯业者与公众的利益,而若只照顾通讯及多媒体与业者的利益,对公众却造成负面的影响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

他说,中国也有法令保护人民的健康,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特别设有“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社会健康为首的法令保障公共健康,做好电磁辐射活动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

此外,他表示,业者也可商讨共同设置电讯塔,并在装置之前询问附近居民的意见。业者也可引用先进的技术,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地方政府及业者可向公众公开正负面的电讯知识。

Wednesday, June 29, 2011

手機電磁波可能致癌 尚未確認因果關係

2011-06-29

手機電磁波可能致癌 尚未確認因果關係

手機電磁波可能致癌 尚未確認因果關係

反駁「手機致癌新聞盲點」一文

(立報2011年6月14日社論)
陳椒華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 2011/6/26

針對立報2011年6月14日社論:「手機致癌新聞盲點」一文(註二),筆者有不同意見。由於社論代表貴報社立場,故也希望筆者長期所尊敬,一向支持環保、教育與弱勢的立報能具體回應。


筆者列舉該篇社論的偏頗如表一:包括: (一)、未明查當時之平面媒體報導:手機電磁波與致癌並未舉出有因果關係(表二),但社論第二段卻錯誤指出「有」,請說明;(二)、因不少的研究已發現可能相關,但還沒有手機電磁波與致癌具因果關係論點,當然不必提出因果關係證據,但社論卻強調「沒有說出因果關係的機制」;(三)、世界衛生組織機構WHO附屬機構IARC公佈電磁輻射為2B致癌物,故WHO不需提出手機電磁波與致癌具因果關係,IARC所訂第1類致癌物才有足夠的因果關係證據(註一),但社論第四段卻錯誤指出「WHO的宣佈並沒有交代手機的電磁波如何促成DNA的化學變化。」;(四)、關於社論中以手機電磁波頻率較可見光低,更談不上產生癌症,IARC於2002年及2011年已分別將極低頻及射頻電磁輻射定為2B致癌物,而立報社論認定手機電磁波「更談不上產生癌症」之論點顯然有誤;(五)、社論末段批評電磁波(為2B致癌物) 新聞為缺乏科學根據的新聞也令人不解,難道社論作者也認定塑化劑(也是2B致癌物)新聞也是缺乏科學根據新聞? 認定多打手機與多吃塑化劑皆無妨?


包括DDT,塑化劑DEHP或電磁波等都是2B致癌物,至今科學證據雖未有一致性致癌結論,但目前未觀察到的效應,並不表示就不存在,吾人反而應理性地以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面對新科技的開發,所謂預警原則,即是「人類活動可能導致道德上不可接受的危害,是科學上可能的,但不確定,我們應採取行動避免或減少危害的發生」。預警原則已於1992年納入地球高峰會議的環境保護宣言內,2000年被歐盟接納推廣,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世界科技倫理委員會採用,作為規範新科技開發時之倫理基準,我國「環境基本法」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也皆納入要求遵循規範。衷心希望各界能重視IARC關於電磁輻射可能致癌之警告,而非錯誤批判而導致民眾疏忽防範。


註一
: 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根據對人類和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資料,以及在實驗系統和人類其他有關的資料(包括癌前病變、腫瘤病理學、遺傳毒性、結構—活性關係,代謝和動力學,理化參數及同類的生物因數)進行綜合評價,將環境因數和類別、混合物及暴露環境與人類癌症的關係分為五類四組:其中第1組,是對人類是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充分者,如吸煙和二手煙。分類為第1組人類致癌物,必須要有流行病學證據的支持,為癌症發生(或死亡)增加的因果關係提供證據,對人致癌性證據充分是指在致癌物和人癌症發生之間有因果關係。至於分類為2B組,乃指對人類是可能(possible)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並不充分;或指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致癌性證據有限是指因果關係的解釋是可信的,但其他的解釋如偶然性、偏倚、混雜因素不能完全排除。而致癌性證據不足是指資料的性質、一致性或統計學把握度不足以判斷因果關係,或沒有對人致癌性的資料。證據提示缺乏致癌性是指有幾個在已知人類充分暴露水準範圍內的研究表明暴露水準與所研究的癌症無關聯。





註二: 立報2011年6月14日社論:「手機致癌新聞盲點」一文

社論:手機致癌新聞盲點 【2011-06-14 台灣立報 第01版╱言論 社論 】

  最近,一則關於手機致癌的新聞又引起社會大眾的關切。新聞說,世界衛生組織(WHO)附設一個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上月底宣佈,使用手機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長期、高強度使用手機可能導致罹患神經膠質瘤。由於WHO的權威性,這個新聞立刻引起廣大民眾的驚慌。

  但是,仔細檢查相關報導,就會發現,手機致癌證據並不充分。研究採用統計方法,即追蹤大量手機使用者,發現長期(10年左右)高強度(每天至少使用手機30分鐘)的手機使用者,罹患神經膠質瘤的風險比較未使用者增加4成。IARC據此宣佈手機致癌。但是,統計的結果,充其量只能說兩者之間具有相關性,卻未必具有因果關係;新聞卻宣佈手機致癌,表示存在因果關係。

  從相關性變成因果關係,就得說明這個關係的機制。但是,WHO的新聞報導並未交代這個。支持WHO聲明的專家們基本論述不外:電磁波會進入大腦,因此可能導致腦癌;或者說,大腦細胞吸收電磁波會生熱,因此促成腦癌。這些論述雖然比較仔細,但是仍然沒有說出因果關係的機制。

  因果關係的機制,必須交代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一定需要經過突變──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DNA一定要發生化學變化。然而,WHO的宣佈並沒有交代手機的電磁波如何促成DNA的化學變化。

  電磁波的確可能促成DNA的化學變化,但是頻率要夠高,至少得高於紫外線頻率。但是,手機所使用的電磁波頻率遠低於紫外線,事實上比紅外線的頻率還低。當然,比可見光的頻率低,就更不用說與紫外線相比較。換個方向來思考:如果手機使用的電磁波會致癌,紅外線就更容易致癌,比紅外線頻率更高的可見光就更更加容易致癌。其結論是:可見光會致癌。可是,人們長期在可見光照射下生存,並未致癌。從以上簡單的分析,不難發現手機電磁波不可能有任何機制會造成DNA分子的突變,就更談不上產生癌症。

  其實,關於手機是否會致癌的研究還有很多,迄今並沒有任何可靠的結論表明手機會導致癌症。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得出不相干的結論:高強度、長期使用手機,在統計上並未顯示與癌症有何相關性,更不用說具有因果關係。就在一年前,IARC的另外一個研究得出完全相反的結果。但是,這樣的結果似乎沒有新聞價值,得不到社會的注意。

  手機致癌新聞牽動社會的重視,除了因為媒體的本質,還因為民眾的科學素養不足。在這個事例,如果民眾對電磁波有些瞭解,對統計學有些認識,人們就不會受到這個缺乏科學根據新聞的干擾。


Wednesday, June 22, 2011

丹绒武雅商业楼顶电讯发射台 下月宽限期满须拆除

光华日报
二零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凌晨十二时三十九分

(槟城30日讯)槟岛市政局已“最后宽限”一家电讯公司,以便在下个月的宽限期后,拆除该电讯公司架立在丹绒武雅一栋商业楼屋顶上的电讯发射台。

丹绒武雅区州议员郑雨周向本报记者表示,架立在丹绒武雅阿祖莉雅(Azuria)商业楼屋顶上的一组电讯发射台原定在4月面对市政局指示拆除,惟电讯公司作出上诉,要求宽限两个月。

宽限至6月22日

郑雨周表示,尽管他不表认同电讯公司要求宽限,唯有关电讯公司辗转向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曹观友行政议员求助,并获进一步宽限,直至6月22日才拆除有关电讯发射台。

郑雨周说,上述期限将是最后期限,电讯公司必须在限期日截止时立即行动。他指出,由於有关电讯发射台与毗邻的柏迈莉雅(Permai Ria)公寓距离太近,引起居民投诉健康受影响,而他个人也反对电讯塔或屋顶上电讯发射器架放靠近住宅区。反之,他认为,电讯公司有责任聆听及照顾人民感受,同时遵守市政局新近采纳的预警原则,将电讯发射器远离住宅区。他认为,丹绒武雅商业楼屋顶上在电讯发射台被拆除,将开了一个先例,即已合法化的电讯发射站也可在居民合理反对下,也可面对拆除。

他说,市政局有权援引城乡规划及地方政府法令下赋予的权力条例,在居民抗议电讯发射台时,以有关装置引起居民的“困扰”(nuisance),指示拆除。上述条例也是民众的一道护身符,以免电讯发射站在违背人民意愿下架立,永无拆除之日。

而他表示,其他面对困境的居民也可依据上述条例向市政局提出,要求市政局尊重人民意愿。

相关照片

■ 引起居民抗议的电讯发射台将在不久拆除。

电讯塔没拆反装电缆电表 布朗花园居民怒吼

光华日报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凌晨十二时九分

(槟城26日讯)设置在布朗花园的巨型电讯塔经当地居民抗议逾5个月后不但没拆除,反而还秘密装上电表,居民当场被激怒!

继去年12月30日,牛汝莪布朗花园居民召开记者会抗议反对当地设置电讯塔后,有关当局依然置之不理,近期更“变本加厉”架设电缆及电表于该处,似乎在向当地居民表达,“你有你的反对,我有我的坚持”。

严汶隆:投诉没下文

国阵峇央峇鲁国会选区协调员严汶隆透露,自去年12月30日当地居民抗议此事后,就一直不断向槟岛市政局写信投诉表达不满,惟槟岛市局最终还是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他无奈的说,电讯塔就架设在学校、住宅、公园附近,这么一来将危及老少健康。

他周四召开记者会时指出,据居民向他投诉,有关单位向来秘密行事,一般都在晚上进行“任务”,然而他认为,要架设电讯塔应先咨询当地居民意见,而非静悄悄架设电讯塔了事。“我们将会收集居民的签名后提呈给槟岛市政局主席及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以反映居民的不满。”

涂仲仪:勿漠视民声

槟城电磁辐射公害防护联盟顾问兼国阵双溪槟榔州选区协调员涂仲仪医生则表示,电讯塔已证实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他呼吁,有关当局正视此事,勿一再藐视民声。他揶揄槟州政府,当地居民抗议、写信投诉,有关当局依然无动于衷、视而不见,但偏偏做多了其他事,即架设电缆及电表于该处。

国阵峇都蛮州选区协调员吴竟诚出席是项记者会时则呼吁,当地国州议员前往了解与处理有关问题,勿一再对民声漠不关心。

乡委会主席与民争论场面火爆

闻风而至的布朗花园乡村治安委员会主席M.珊达就此事与当地居民争论,场面一度火爆!

M.珊达前往该处了解此事时,指当地议员,即峇都蛮区州议员拉文完全不知此事,而触怒当地居民。部分居民表示,极度不满当地州议员迟迟未挺身而出为居民争取权益,有者甚至在当场质问M.珊达,难道拉文不曾在报章上知悉此事?

M.珊达尝试向居民解释,惟难平息不满,再加上M.珊达寡不敌众,她唯有向前与居民说声感谢,并与之握手后,即转身向记者发表意见。

她在现场向记者表示,拉文及她是在日前收到当地居民协会的信函才知道电讯塔耸立在该处,惟之前全然不知此事。

她认为,其他人士一再指责当地议员对此事不闻不问是不应该的。她说,当地居民应直接前往峇都蛮区州议员服务中心投诉此事,并非透过媒体。然而她透露,拉文及她已在昨日前往视察,并在短期内着手处理此事。

她提及,任何投诉或欲寻求协助都可前往位于布朗花园的服务中心(56,Jalan Permai)或联络峇都蛮州选区助理Francis,012-4097507。

相关照片

■ 当地居民拉横幅反对电讯塔架设在该区。

■ 居民与M.珊达在现场争论。

■ 电表上注明“PDC Telecommunication”,相信有关电表是由槟州发展机构安装。

设电讯塔须获议员点头 市局2领导各持己见

光华日报
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晚上六时三十九分

(槟城21日讯)槟岛市政局在州政府指示下“开先河”,举凡所有电讯架构必须先获区内人民代议士首肯,才能见“天日”。

芭堤雅:议员反对即否决

槟岛市政局主席芭堤雅受询时指出,在州政府指示下,槟岛市政局已开了先河,举凡所有电讯架构在架设前,区内州议员的首肯至关重要,只要议员说“不”,有关电讯架构即无望架设。

她表示,由于电讯架构引起争议,造成人民反对声浪此起彼落,所以政府指示将电讯架构的批准与否的权力交至议员手中,议员与人民最贴近,这也符合以民为本的依据,以免电讯架构设立后,又引起议员面对居民投诉事件。

而她表示,上述指示也是新近贯彻的做法,已有电讯架构在议员的说不的情况下,遭市政局否决。另一方面,针对一些电讯塔引起居民反对一事,芭堤雅指出,任何的电讯架构包括电讯塔必须最终获得市政局的批准。

她表示,槟州发展机构(PDC)即在州政府认可核准在多个地点建设电讯塔后,在未获市政局批准下矗立电讯塔,引起非议。

尤端祥:符指南即会批准

尽管市局主席宣布以议员的首肯,为定夺电讯塔命运的主要因素,不过槟岛市政局建筑部总监尤端祥却有“不同”说法,反称议员反对与否,并不重要。

尤端祥在本报针对市政局主席芭堤雅提起一旦面对议员反对,电讯塔将被拆除时,如是回应。反之尤端祥指出,市政局在接获任何电讯塔及屋顶上电讯发射器申请前,都会先聆听各方意见,然而电讯塔架设地点所在地议员的同意与否,则与电讯塔批准无关,议员的赞成与反对不是问题。

反之,他说,市政局将会根据现有指南来审核所有电讯塔申请,只要符合指南即会批准。

在问及市政局已在现有指南下加入“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approach)条文,避免电讯塔架立住宅区,尤端祥没正面回应。不过他说,市政局不能完全据个人反对来作决定,否则就不须要政府来作决定了。

曹观友:听取看法

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曹观友行政议员承认议员对电讯塔命运的悠关重要,他表示,即有电讯塔申请在区内议员反对下被否决。

他表示,市政局会将电讯塔申请告知相关区内议员,以听取看法,并作为市政局定夺电讯塔命运的其中考量。

另一方面,针对百多个非法电讯塔命运时,有关电讯塔申请还在处理中,一些获批准,一些也被否决,不过他没有进一步透露数据。


Friday, June 17, 2011

20座電訊塔擾亂民心 擔心輻射居民冀拆


中国报

17/06/2011 22:30




地點:鄭和將軍路

 (馬六甲17日訊)鄭和將軍路遙遙相對的兩座建築物頂部所豎立的電訊塔越來越多,引起居民們不滿,一些居民聲稱不但健康受到影響,也為電視節目收視帶來干擾。

 眾多居民不滿電訊塔的存在,今日向民主行動黨怡力區州議員鄭國球投訴。

 鄭氏指出,位于大路旁兩座建築物頂部的電訊塔約有20座,附近商店與住家多,肯定為眾多市民帶來困擾。

都獲政府批准

 他說,只要建築物頂部擁有三兩座電訊塔,居民已感不安,更何況電訊塔多達20座左右。

 他指出,電訊塔的豎立,通常都經過政府所批准,他不明白為什么,在鄭和將軍路兩對面的兩座建築物頂部,會有那么多電訊塔。

 他指出,居民的意願是要州政府指示移走有關電訊塔,因此,他將協助居民致函州政府,反映居民的意願,希望州政府俯順民意,即刻指示電訊公司拆除電訊塔。

近期身體不適

★居民龍秋月(58歲)

向來都有食用保健品,健康沒有面對問題;可是,自從兩三個月前建築物頂部增加兩座較大座的電訊塔后,我開始感到身體不適,包括感到心臟無力、呼吸困難、冒汗、心跳加速等,有時也會有昏沉沉的感覺,甚至失眠。

 除此,3歲的孫女最近出現皮膚癢的現象,向醫生求診服藥。

 豎立電訊塔建築物附近的商店與住家多,住宅區內也有一間安老院,所以,希望電訊塔能夠儘快移走。

干擾電視節目

★商家林亞華(56歲)

電訊塔越建越多,導致電視節目受到干擾,近兩年以來,國營電視台無法收視,新加坡電視台也一樣,有時畫面則非常模糊。

 電訊塔的存在約有5年,初時不多,近年來,陸續增加。

 為了居民與商家的健康,電訊塔應該拆除。

應遠離住宅區

★居民吳揚秀(77歲)

本身的健康到目前為止,雖然沒有面對什么大問題,可是,必須預防;所以,希望電訊塔能被移走,避免引起輻射問題,因為住宅區內是居民長久居住的地方,不應讓電訊塔存在。

 初時,在住宅區附近的電訊塔不多,較后陸續增加,在幾個月前及幾天前,也有增添新的電訊塔,令居民深感不安。

Wednesday, June 8, 2011

世卫声明电磁波可能致癌 涂仲仪吁槟政府正视


■ 涂仲仪(中)发表言论,旁为王美丽及温秀枝。

世卫声明电磁波可能致癌 涂仲仪吁槟政府正视

光华日报
二零一一年六月八日 晚上十一时四十六分

(槟城8日讯)槟州电磁辐射公害防护联盟医药顾问涂仲仪呼吁州政府,勿放弃土地和建筑物主权及人民所赋予的主权,维护人民利益,而并非当电讯公司的政府!

他提及,世界卫生组织经已在法国破天荒首次作出声明,指岀包括手机在内的电磁波含有可能致癌因素,因此,该联盟也将尽快整理并提呈备忘录予中央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再次向他们传达此讯息。

他也表示,世卫这权威性组织的声明,证明他们的斗争有所根据,并非妖言惑众,同时,他要求无良的政客停止告诉人民电磁波辐射是安全的。

涂仲仪于周三的记者会上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经已在5月31日首次作出声明,指包括手机在内的电磁波有可能致癌的因素,而在这之前该组织曾声明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此论点。他表示,此声明有来自14国家和31名科学家,在开了7天会议,研究许多报告后所得到的结论。他提及,该组织强调的癌症为脑癌。

“全世界拥有50亿人使用手机,使用率高的人,即每天使用30分钟或以上超过10年的手机用户,将比平常人多出40%患脑癌的机率。”

有鉴于此,他也呼吁中央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认真看待这项声明。他提及,电讯塔漂白计划经已在去年12月31日截止,至今仍有很多非法电讯塔仍未处理,同时也不晓得电讯塔装置地点是否合适。“希望州和地方政府可以积极和果断手法解决问题,同时需确保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所倡议的标准。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针对此进行研究。”

出席记者会的包括电磁辐射公害防护联盟主席温秀枝、秘书王美丽。

王美丽:学校无线设施应拆除

王美丽提醒校方,为了学生健康着想,学校的无线设施包括无线上网设备等应该拆除!

她提及,身为联盟秘书和一名家长,希望政府部门,中央及州政府提高警惕,实行预防措施,避免小孩子遭受污染,影响健康。她提醒,电磁辐射属于新时代污染,无气味、颜色和烟等。

该联盟同时提及,需向教育决策者说“一切照旧”是不能接受的,这个公共健康问题重要性不容低估。

她表示,多场记者会上和演讲一再强调,国外专家、科学家和医生也发出警告,告诉民众电磁辐射危害健康。她提及,卫生组织报告一岀炉,她将有关报告电邮予州政府代表包括首长林冠英、行政议员曹观友和其他州议员等,惟并没有下文。

该联盟提及,马来西亚采纳的国际非游离辐射防护协会的标准已遭多个国家和权威科学家挑战和否定。非游离辐射防护协会提出的61V/m不足以保护人民的健康,建议电磁辐射不可超出0.6V/m。

Monday, June 6, 2011

世卫首提警讯 使用手机可能致癌


光华日报
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 下午五时三十八分

(纽约1日综合电)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表示,手机“可能致癌”。研究人员说,使用手机可能增加某种脑瘤发育的危险。

来自14个国家的31名科学家工作小组,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会议经过一周的论证后表示,检验现有的所有科学证据显示,手机使用应被列为“可能致癌”。不过他们还表示,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毕竟手机仍然是一种新兴技术。

专家小组主席萨迈特指出,相关证据仍在继续收集之中,但由于行动电话使用的普遍性,以及对公共健康所构成的潜在威胁,有必要就此发出警告,并建议针对长期频繁使用行动电话对人体的影响,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他表示: “根据对动物接触电磁波进行研究证实,受到手机和类似射频电磁波照射的动物,罹患癌症风险增加。”

世卫表示,根据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有一组每天30分钟使用行动电话的人,罹患神经胶质瘤(脑瘤)的风险增加了40%,建议民众应尽量使用桌上电话等非手持的通话工具,或是利用简讯进行沟通。

该工作小组对于迄今发表的数百篇相关科学论文进行交叉分析,得出手机可能致癌的结论。

目前全球行动电话的用户数量已达50亿,加上社群网站与智慧型手机的多元应用,使得用户增加使用时间,甚至形成依赖心理。

世卫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说,鉴于手机和健康的问题事关重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长期和频繁使用手机的影响。

但是,一些无线通信行业组织质疑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工作组的结论。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无线通信工业国际协会发表声明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过去曾认为腌制蔬菜和咖啡等可能致癌,这次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工作组也没有进行任何新研究,而只是评估了已发表的一些研究,“即便上述结论是基于偏见和其他有问题的数据,他们的证据也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 ,无线通信工业国际协会说,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都强调指出,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使用手机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相关照片

■ 手机在生活中被广泛利用,连阿婆级的人马也在有“机”万事足。

■ 手机电磁波到底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世卫首度对此议题明确表态。

英國‧世衛首次論證表明‧手機可致癌

現代人的生活不能沒有手機,但手機世代可要注意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專家週三表示,使用手機可能增加人類罹患某種腦瘤的風險。(圖:星洲日報)




頭條新聞 2011-06-01 15:39

現代人的生活不能沒有手機,但手機世代可要注意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專家週三表示,使用手機可能增加人類罹患某種腦瘤的風險。(圖:星洲日報)

(英國‧倫敦1日訊)講手機到底會不會致癌,一直爭論不休,今天世界衛生組織(WHO)給了肯定的答案,世衛的癌症專家表示,使用手機可能增加人類罹患某種腦瘤的風險。

這是世衛組織首次明確把手機因素做為罹患腦瘤的可能因素之一。

世衛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邀請來自14個國家、31名科學家組成專家小組會議,在經過一週的論證後表示,使用行動電話可能構成致癌風險。

手機歸為2B級致癌物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出,包括手機在內的無線通訊設備所產生的電磁波可能致癌,因此有必要對使用手機和罹患癌症風險的關連進行密切追蹤。

世衛專家目前已將手機歸為2B級致癌物,使用手機和吸汽車廢氣、DDT、鉛、福馬林等同樣有致癌風險。

專家表示,他們如此分類部份是因手機和神經膠質瘤(glioma)之間的關聯,這是一種特別危險的腦癌類型。

該專家小組主席薩邁特指:“根據對動物接觸電磁波進行研究證實,受到手機和類似射頻電磁波照射的動物,罹患癌症風險增加。”

每天30分鐘幾率增40%

世衛表示,根據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顯示,有一組每天30分鐘使用手機的人,罹患神經膠質瘤(腦瘤)的風險增加了40%,建議民眾應儘量使用桌上電話等非手持的通話工具,或是利用簡訊進行溝通。

該工作小組對於迄今發表的數百篇相關科學論文進行交叉分析,得出手機可能致癌的結論。
在過去世衛組織曾表示,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手機使用同癌症有關聯。

目前全球行動電話的用戶數量已達50億,加上社群網站與智慧型手機的多元應用,使得用戶增加使用時間,甚至形成依賴心理。

指沒確切證據
通訊商質疑世衛研究

世衛的“手機致癌”說,引起通訊商抗議,國際無線通訊廠商CITA電信業協會表示,美國權威的“聯邦傳播委員會”等,對手機通訊與腦瘤的關連性,都還提不出確切的證據,因此他們高度質疑世衛這次宣佈的研究。

他們說,以世衛這次研究的方法,他們懷疑採樣有限,因此,導致了結果偏頗,出現誤差。

CITA電信業協會表示,世衛“做過很多檢討,過去也曾對如醃製蔬菜及咖啡給予相同評價。”

協會在聲明中表示,被列為可能致癌“並不代表手機會致癌”,並特別指出“即使研究使用的資料可能有偏差,數據有其他瑕疵,這些統計研究能得出的證據仍有限”。

手機電磁波穿透腦部
年紀越小穿透得越深

其實手機發出的電磁波,相當於低量的微波,把手機貼在耳朵上,電磁波就會穿透腦部,而且年紀越小,穿透得越深。

早前已有媒體揭露許多知名手機廠牌在說明書裡,都有注明手機使用時應與身體保持至少1.5公分的警告事項。但是,使用者不仔細看,根本沒發現,講手機應該保持距離。

過去獨立機構主持的研究,高達67%認為手機會危害健康,手機業者資助的研究,只有28%指出手機有害健康。

業者會不會故意忽略不利的研究結果,大眾難免質疑,使用者只能自己小心,手機不要貼著耳朵,也不要放口袋,最重要的還是手機能不用就不用。(星洲日報/國際)

Monday, May 30, 2011

電磁場與塑化劑同是「2B類致癌物」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http://tepca.blogspot.com
2011-05-29

聯合國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 公佈之癌症分類表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及極低頻電磁輻射(Extra low frequency, ELF EMFs),都屬第二級 B 類 ( Group 2B ) 致癌物,泛指對人類有可能致癌,對動物為很可能也是致癌物。「2B類致癌物」共二百多種,常見還有黃樟素、四氯化碳、乙醛、鉛、二異氰酸甲苯、抗愛滋病藥物 zidovudine、汽油引擎廢氣、乾洗業、氯仿、DDT 等。


極低頻電磁輻射與塑化劑皆屬無色、無味。塑化劑屬環境荷爾蒙,在高劑量時會影響大鼠的生育系統與提高發生肝臟腫瘤之機率;IARC公佈長時間暴露於極低頻電磁輻射超過3~4毫高斯以上,兒童白血病罹患可能增加二倍。前台大公衛所退休教授林瑞雄等人,於1990年間發表了數篇論文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註一),已發現北台灣鄰近高壓電塔的兒童有白血病顯著增加情形。


極低頻電磁輻射(ELF EMFs)與塑化劑(DEHP)同是「2B類致癌物」,塑化劑違法添加已受到國人重視,而極低頻電磁輻射因眾多變電箱、變電所、高壓電塔及地下高壓電纜鄰近住宅不當設置,使許多民宅極低頻電磁輻射超過2毫高斯以上,無數兒童民眾暴露於「2B類致癌物」中,罹癌機率大增。


當行政院辦公室、衛生署、財政部國稅局北區辦公室等於近日來被披露,相繼耗費公帑於改善辦公室極低頻電磁輻射至2毫高斯以下時,世界衛生組織2007年322文件也提出歐洲住宅平均僅0.7毫高斯,北美住宅平均1.1毫高斯,但至今民眾要求住宅也要比照政府辦公室2毫高斯以下時,政府單位至今卻仍置之不理!


今年5月14日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與各地自救會上街頭遊行抗議,要求環保署應修正非游離輻射「環境建議值」(Basic limit and Reference level)名稱為「瞬間暴露參考限制值」,要求應明確規範「環境建議值」非指長時間低劑量暴露安全值;也要求政府公佈極低頻電磁輻射為「2B級可能致癌物」,行政部門應訂定規範,防範民眾增加罹癌風險並免使民眾長時間暴露於極低頻電磁輻射3~4毫高斯以上。

今民眾懼怕吃下塑化劑,也懼怕同是「2B類致癌物」的極低頻電磁輻射,請政府重視並承諾改善住宅極低頻電磁輻射安全。


註一:

1.Li CY, Lin RS and Lin CH . Urbanization and childhood leukaeia in Taiwan. Int Epi. Associa. 1998; 27:587-591.

2.Li CY, WC Lee and Lin RS. Risk of Leukemia in children living near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JOE.1998, 40:144-147.

3. Li CY, G T. and Lin RS . Residential exposure to 60-Hertz agnetic fields and adult cancers in Taiwan. Epideiology 1997,8:27-30

4. 李中一(1990)。電磁場暴露與小兒白血病之流行病學研究。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林瑞雄(1992)。電磁場暴露與小兒癌症之流行病學研究。國科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6. 李維進(1994)。高壓輸電線的磁場暴露與小兒白血病之流行病學研究。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作者: 陳椒華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Saturday, May 28, 2011

电讯塔没拆反装电缆电表 布朗花园居民怒吼



■ 当地居民拉横幅反对电讯塔架设在该区。

■ 居民与M.珊达在现场争论。

■ 电表上注明“PDC Telecommunication”,相信有关电表是由槟州发展机构安装。

光华日报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凌晨十二时九分

(槟城26日讯)设置在布朗花园的巨型电讯塔经当地居民抗议逾5个月后不但没拆除,反而还秘密装上电表,居民当场被激怒!

继去年12月30日,牛汝莪布朗花园居民召开记者会抗议反对当地设置电讯塔后,有关当局依然置之不理,近期更“变本加厉”架设电缆及电表于该处,似乎在向当地居民表达,“你有你的反对,我有我的坚持”。

严汶隆:投诉没下文

国阵峇央峇鲁国会选区协调员严汶隆透露,自去年12月30日当地居民抗议此事后,就一直不断向槟岛市政局写信投诉表达不满,惟槟岛市局最终还是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他无奈的说,电讯塔就架设在学校、住宅、公园附近,这么一来将危及老少健康。

他周四召开记者会时指出,据居民向他投诉,有关单位向来秘密行事,一般都在晚上进行“任务”,然而他认为,要架设电讯塔应先咨询当地居民意见,而非静悄悄架设电讯塔了事。“我们将会收集居民的签名后提呈给槟岛市政局主席及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以反映居民的不满。”

涂仲仪:勿漠视民声

槟 城电磁辐射公害防护联盟顾问兼国阵双溪槟榔州选区协调员涂仲仪医生则表示,电讯塔已证实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他呼吁,有关当局正视此事,勿一再藐视民声。他 揶揄槟州政府,当地居民抗议、写信投诉,有关当局依然无动于衷、视而不见,但偏偏做多了其他事,即架设电缆及电表于该处。

国阵峇都蛮州选区协调员吴竟诚出席是项记者会时则呼吁,当地国州议员前往了解与处理有关问题,勿一再对民声漠不关心。

乡委会主席与民争论场面火爆

闻风而至的布朗花园乡村治安委员会主席M.珊达就此事与当地居民争论,场面一度火爆!

M.珊达前往该处了解此事时,指当地议员,即峇都蛮区州议员拉文完全不知此事,而触怒当地居民。部分居民表示,极度不满当地州议员迟迟未挺身而出为居民争取权益,有者甚至在当场质问M.珊达,难道拉文不曾在报章上知悉此事?

M.珊达尝试向居民解释,惟难平息不满,再加上M.珊达寡不敌众,她唯有向前与居民说声感谢,并与之握手后,即转身向记者发表意见。

她在现场向记者表示,拉文及她是在日前收到当地居民协会的信函才知道电讯塔耸立在该处,惟之前全然不知此事。

她认为,其他人士一再指责当地议员对此事不闻不问是不应该的。她说,当地居民应直接前往峇都蛮区州议员服务中心投诉此事,并非透过媒体。然而她透露,拉文及她已在昨日前往视察,并在短期内着手处理此事。

她提及,任何投诉或欲寻求协助都可前往位于布朗花园的服务中心(56,Jalan Permai)或联络峇都蛮州选区助理Francis,012-4097507。

Tuesday, May 10, 2011

電訊轉播站令人不適 老街場居民促拆除

2011-05-08 18:05

  • ■電訊轉播站豎立在屋頂上,令附近一帶居民感到不適。

(雙溪大年8日訊)老街場十多名居民申訴,住家附近安裝電訊轉播站,讓他們長期承受幅射,導致他們感到不適,希望大年市議會能盡速派人拆除,以免再讓他們受到傷害。


居民林碧嬌(65歲)透露,該電訊轉播站豎立已久,導致一家五口的健康受到影響,兒子一整天都覺得累,每天無心上班,但前往診療所檢驗時卻去沒異樣。


她說,媳婦及兩名孫子亦感覺不適,經常無法入眠,而她也經常頭痛,尤其在夜間睡覺時,感覺有點壓力,令她難以入睡。


她周日早上向人民公正黨社區主席溫瀚強、張金利及王亞順作出投訴時希望,後者能協助他們解決問題,以免當局官員事後才亡羊補牢。


社區主席代表張金利表示,他們日前接獲10多人的投訴後,曾向大年市議會公關祖百達及市議員作出投訴,惟至今未見當局採取任何行動,因此他希望當局能積極採取行動。


他表示會致函多元媒體理事會,讓他們派人檢查有關幅射,确保幅射度是否達致危險水平,一旦發現超過水平,他會通過市議員再次作出反映。

光明日報

Thursday, March 31, 2011

檳島2區拆除電訊站 手機寬頻服務受干擾

中国报
March 31, 2011 22:36


(檳城31日訊)由于進行拆除電訊轉駁站設備,檳島峇央峇魯和雙溪里蒙等地區的手機及寬頻服務,將面對間歇性干擾。

西爾康(CELCOM)、DIGI、明訊(MAXIS)、P1和U MOBILE 5家電訊公司,今日聯合發表文告說,有關進行拆除設在雙溪里蒙的電訊轉駁站的工作,經于今早8時展開,因此,肯定影響該地區用戶。

該5家電訊公司也說,上述工程可能會影響到用戶的通訊功能。

在個人和企業方面,若要撥打電話,包括緊急電話和使用流動寬頻服務也受影響。

在受影響地區用戶要求下,尋求其他通訊系統,而移動服務供應商尋求的決議,該供應商共同與檳島市政局合作,平衡覆蓋面和質量,長期關注在檳島週邊電訊轉駁站的需要。

用戶也可透過以下各自電訊服務公司,查詢有關電訊移動服務中斷詳情:

(1)CELCOM:ROHIZAN ISMAIL (013-3449690)。

(2)DIGI: YEAN NIE (014-6690825)。

(3)MAXIS: CATHERINE LEONG (012-2000733)。

(4)P1: LOH CHYIJEN (012-3537538)。

(5)U MOBILE: LISY LEE (018-2002018)。

Wednesday, March 23, 2011

听政客的话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下午三时二十六分


文:涂仲仪


林冠英说:“马六甲首席部长莫哈末阿里日前宣布,将斥资40万令吉建一座220尺高的电讯塔,以取代马接翁武柏美新村的电讯塔。这就是一种缺乏民主精神的体现。两年前,电讯塔在没有咨询过马接翁武新村村民的情况下建立起来,村民完全没有机会参与讨论,并表达他们的忧虑及关心的问题。”


林冠英说:“电讯塔与华小相邻,当地居民因担心电讯塔带来健康问题而提出强烈反对。如果州政府能做到三个民主要素:咨询、参与及透明度,根本不需要让电讯塔影响村民健康长达两年,也不需要再浪费金钱建造新的电讯塔。”


林冠英于2007年3月30日,在马六甲为马接区州议席补选助选时,说过上述的话。当时他认为电讯塔影响村民的健康。


他的这一番话,我是从《当今大马》网络媒体,一字不漏的抄来的,没加盐也没加醋,就是据实报导,更没妖言惑眾。


后来,听说林冠英在马六甲不得人心(只是听说);不过有个事实,林冠英和夫人周玉清在马六甲行动党州改选被打得落花流水,惨痛出局。可能这就是他千里迢迢来槟的原故吧。

如今林冠英换了身份证上的注册地址,也在308大选后那一晚,不慌不忙的自我推荐当上了槟州首席部长后,立场似乎也有所改变。不久前,四大电讯公司的巨头会见林首长大人诉苦。首长再次强调:以民为本。


槟州政府电讯基设特别工作队主席兼槟州首长幕僚长黄泉安并没有开玩笑的说:“四大电讯公司巨头因遭非政府组织多次以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为理由,反对电讯公司建立电讯基建,导致业者每年损失6700万令吉(是少赚还是得赔钱,黄泉安并没有说清楚)。”


球被踢回电讯公司


曾建议以煽动法令对付相关非政府组织的黄泉安说:“若电讯公司认为非政府组织的举动造成公司营业损失,他们可采取法律途径起诉非政府组织。”


黄泉安的这番话不晓得是不是在开玩笑?这还真的是头一遭,一年365天,天天高喊以民为本的政府,什么时候开始站在商业集团和受到非法电讯站影响的居民对着干?


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曹观友说:“槟州民联政府秉持以民为本的宗旨,不会代表电讯公司发言,电讯公司该自己解决其电讯基建面对人民反对的种种问题。”


他们于2011年3月18日发表上述谈话。


这回,球被踢回到电讯公司脚边,州政府以一句“以民为本”杀青,非政府组织则等着被告上庭?目前对州政府最有利的说法是:“我们也是根据大马多媒体委员会和卫生部的指南。”这一招一出,又是国阵政府需负责。


林冠英反对中央掌权的赌球合法化、核能发电厂、不接受固体废料的处理由中央政府管理,但在电讯基建指南课题上,槟州政府却选择“乖乖听话”,首长不是曾认为电讯塔影响人的健康吗?

非政府组织不反对电讯塔和电讯站,也不反科技,只是要州政府检讨有关指南,槟州不妨再“槟城第一”、“槟城领先”一次。


林冠英于2007年3月30日,在马六甲为马接区州议席补选助选时也说过:“如果让一个政党‘赢到完’,执政党会认为他们不必对人民负责,能够为所欲为。”


我认为林冠英的这一句话倒是没说错。

Tuesday, March 22, 2011

檳州電磁輻射公害防護聯盟力挺鋪設光纖電纜


by 星洲日報大北馬 on Sunday, March 20, 2011 at 7:23am


向來拒絕電磁輻射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檳州電磁輻射公害防護聯盟,對州政府有意鋪設光纖電纜來達到高速上網表態支持,同時希望州政府落實這項計劃。


電磁輻射公害防護聯盟秘書王美麗指出,這是聯盟3個月前與州政府的代表包括行政議員曹觀友等數名國州議員交流後,顯見州政府也關心電磁輻射可能造成的威脅,決定鋪設有線高速上網的光纖電纜。


“雖然當天的出席者並不積極,包括州政府內與電訊工業相關的主要人物也沒出席,但曹觀友接受我們提出的防護原則,這也是我們過去3個月沒有‘騷擾’州政府,最近只是召開新聞發佈會提醒州政府而已。”


她昨日在國陣武吉牛汝莪國會選區協調員服務中心舉辦的“電訊塔真的有害嗎?”講座上,在武吉牛汝莪國會選區協調員拿督郭家驊、壟尾州選區協調員許文襱和斯里德里瑪州選區協調員駱南輝面前力挺檳州政府的光纖上網計劃。


王美麗表示政府應該主動教育人民,州政府可以仿傚英國政府,印刷具有教育資訊的傳單,讓民眾瞭解什麼是輻射,還有其他可以採取的防範輻射措施。


“政府必須把人民的健康放在商業利益之上,目前已有實驗證明電磁波會影響人體的血液。政府未必需要說電訊塔有害,但有義務教育民眾,讓民眾利用本身的智慧去分辨。”


她重申電磁輻射公害防護聯盟已經向社團註冊局提出申請,以免再被人稱為“非法組織”,但相關手續還在辦理中。


王美麗過後代表聯盟把兩把訴求信交給郭家驊,希望後者轉交衛生部長廖中萊和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希望兩名正副部長能夠關心電磁波可能對人體,尤其在籍學生帶來的禍害,並立即採取防範措施,包括禁止在校園裝置無線上網設施。


★檳州電磁輻射公害防護聯盟醫藥顧問涂仲儀醫生指出,檳州在不久後將出現1千500個如家庭冷氣壓縮機般大小的無線上網設施,同時質問州政府是否為了達到全檳無線上網,而不惜犧牲人民的健康。


他在講座上向出席者展現的圖片中,只見到一個如冷氣壓縮機般大小的物體,裝置在一座高樓建築物的外牆。


“這個物體實際上是一個無線上網設施,“檳城免費無線上網”(Penang Free WiFi)的熱點增至1千500個時,很多人將曝露在輻射之下。”


他在另一張可見到電燈柱廣告燈箱的圖片中,表示廣告燈箱內隱藏無線上網設施,同時聲稱燈箱也是檳城免費無線上網的基站之一。


檳州電磁輻射公害防護聯盟建議安全使用手機方式:

1.縮短通話時間

2.非必要的情況下不使用手機,除非十分緊急

3.使用橡膠導管式耳機

4.不要收藏在口袋或掛在腰帶

5.按下接聽鍵後才貼近耳朵接聽來電

6.不要在密封的金屬室如電梯、轎車內通話,免得形成如微波爐的密室

7.不要在訊號微弱時使用手機

8.使用低SAR值手機

9.不要放置在枕頭下

10.充電時不要使用手機

#

涂仲儀表示圖片中類似冷氣壓縮機物體,實際上是檳城免費無線網絡的設施,未來預料會有1千500

郭家骅挑战电讯公司 一周内起诉4国阵协调员

2011/03/21 2:18:30 PM
●南洋商报

(槟城20日讯)马华武吉牛汝莪区协调员拿督郭家骅说,如果电讯公司可以起诉非政府组织,他挑战电讯公司在一星期内起诉武吉牛汝莪区的四名国阵协调员。

他说,今日在玫瑰庄举行的“电讯塔真的有害吗讲座会”,就是要抗议非法电讯塔建设在当地周围。

郭家骅说,过去十多年来令人担心的电讯塔问题,使前朝州政府设定条规,要装置电讯塔须根据规定的距离,但许多电讯公司却不按规定设置电讯塔。

他表示,3·08大选后,民联执政的州政府变本加厉,到处可见到电讯塔的设立,国、州议员完全不理,还声称可把非政府组织带上法庭。

他说,今天的讲座会就是抗议电讯公司非法装置电讯塔危害人民,特别是小孩的健康,因此,他挑战电讯公司在一星期内把他们四名协调员提控上庭。

他希望民联国、州议员不要做不负责任的人民代议士。

应重视电讯塔泛滥

许文栊吁请州政府重视州内电讯塔泛滥的情况,目前有135个非法电讯塔没有拆除,还有104个电讯塔在申请装置中,州政府是否有关心人民的健康。

他说,人民并没有拒绝装置电讯塔,不过要装置就必须依据安全指标。

他吁请人民注意,若见到有非法电讯塔就要向当局反映,不要等到米已成饭,就太迟了。

涂仲义:置电讯塔须做足安全措施

涂仲义表示,安装电讯塔必须要有严谨的安全措施,在学校、医院、公园及人口密集的住宅区不能装置。

他说,州政府有责任与电讯公司洽商在屋顶设置共用的电讯塔,以减少其辐射量。

王美丽则促请州政府及联邦政府关注非法电讯塔的设置问题。

她说,由于非法电讯塔的辐射程度危害人体,因此,那些非法设置的电讯塔应该加以拆除。

会上,槟州电磁辐射公害防护联盟,也是主讲人的王美丽及涂仲义医生提呈备忘录予国阵三名协调员,即郭家骅、骆南辉及许文栊,以转交给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仲莱及民青总团长拿督魏家祥。

槟州成功减少一成非法电讯塔 行动党否认执政后立场大转弯

刘嘉铭
2011年3月22日
下午 4点00分

非法电讯塔风波近日在槟州闹得沸沸腾腾,国阵协调员群起围剿槟民联执政后,对此课题的态度大转弯。唯槟州行动党反驳说,反对非法电讯塔的立场不变。

仅如此,行动党声称,槟政府在宽限期结束后,不顾电讯公司的反弹,成功拆除前朝政府留下的10%非法电讯塔。

因此,槟州行动党主席曹观友批评,前朝政府不应在留下烂摊子后,却恶人先告状。

马华不满情况变本加厉

马华前行政议员暨武吉牛汝莪区协调员郭家骅日前痛斥,槟民联执政前后立场矛盾。他点名曹观友在野时反对建设电讯塔,成为执政党后就到处设立电讯塔。

根据郭家骅,前朝州政府曾设定条规,要装置电讯塔须按照规定的距离,但许多电讯公司却不按规定行事。

他不满,民联执政的州政府变本加厉,到处可见电讯塔的设立。国州议员不仅完全不理,甚至声称电讯公司可把抗议的非政府组织带上法庭。

如果电讯公司可以起诉非政府组织,他挑战电讯公司在一星期内起诉与民同在的武吉牛汝莪区4名国阵协调员。

轰郭家骅失忆或是骗子

尽管如此,曹观友今天发文告表示,郭家骅指他允许电讯塔像雨后春笋在槟州设立的说法,并不属实。

说在选举前,槟州未面对非法电讯塔的问题,只有市政局批准的机构才获准竖立。他甚至指民联掌权后,非法电讯塔结构似乎在不受控制下剧增。

针对此说法,曹观友揶揄,郭家骅若不是失忆,则又是一个大骗子。

他的指控根本不正确,问题其实早在民联执政槟州前就存在。

前朝九成电讯塔属非法

根据槟政府的纪录,当民联在2008执政时,槟州内已经有849电讯塔,即槟岛市政局489个及威省市政局410,其中90%属非法机构。

观友表示,槟州行动党当年反对非法电讯结构,是因为当时的地方政府与州政府未采取具体行动及放任问题恶化。

由于对课题关注,槟民联执政后就设立了电讯塔延期特別工作小组,解决非法电讯塔结构的问题。

如今,行动党一如既往的反对非法电讯结构。民联州政府与地方政府正采取严厉步奏,确保电讯公司遵守全部条规,才获准在延长期间竖立电讯塔。

电讯公司高层求见首长

在延长期于去年1231日截止后,槟政府现已成功减少了849个非法电讯塔中的85个,即10%

观友表示,由于批准程序严厉,各电讯公司如天地通、DiGi、明讯和U mobile的首席执行员甚至在今年317日,联合拜访了槟首长。

但由于电讯业者未能消除民众对电磁辐射的恐惧,我们唯有采取此预警方案。

观友也是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他希望,业者与槟政府合作,针对通讯服务提供新科技,以便电磁辐射标准可被接受及附和国际的健康标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