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s

Monday, May 30, 2011

電磁場與塑化劑同是「2B類致癌物」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http://tepca.blogspot.com
2011-05-29

聯合國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 公佈之癌症分類表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及極低頻電磁輻射(Extra low frequency, ELF EMFs),都屬第二級 B 類 ( Group 2B ) 致癌物,泛指對人類有可能致癌,對動物為很可能也是致癌物。「2B類致癌物」共二百多種,常見還有黃樟素、四氯化碳、乙醛、鉛、二異氰酸甲苯、抗愛滋病藥物 zidovudine、汽油引擎廢氣、乾洗業、氯仿、DDT 等。


極低頻電磁輻射與塑化劑皆屬無色、無味。塑化劑屬環境荷爾蒙,在高劑量時會影響大鼠的生育系統與提高發生肝臟腫瘤之機率;IARC公佈長時間暴露於極低頻電磁輻射超過3~4毫高斯以上,兒童白血病罹患可能增加二倍。前台大公衛所退休教授林瑞雄等人,於1990年間發表了數篇論文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註一),已發現北台灣鄰近高壓電塔的兒童有白血病顯著增加情形。


極低頻電磁輻射(ELF EMFs)與塑化劑(DEHP)同是「2B類致癌物」,塑化劑違法添加已受到國人重視,而極低頻電磁輻射因眾多變電箱、變電所、高壓電塔及地下高壓電纜鄰近住宅不當設置,使許多民宅極低頻電磁輻射超過2毫高斯以上,無數兒童民眾暴露於「2B類致癌物」中,罹癌機率大增。


當行政院辦公室、衛生署、財政部國稅局北區辦公室等於近日來被披露,相繼耗費公帑於改善辦公室極低頻電磁輻射至2毫高斯以下時,世界衛生組織2007年322文件也提出歐洲住宅平均僅0.7毫高斯,北美住宅平均1.1毫高斯,但至今民眾要求住宅也要比照政府辦公室2毫高斯以下時,政府單位至今卻仍置之不理!


今年5月14日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與各地自救會上街頭遊行抗議,要求環保署應修正非游離輻射「環境建議值」(Basic limit and Reference level)名稱為「瞬間暴露參考限制值」,要求應明確規範「環境建議值」非指長時間低劑量暴露安全值;也要求政府公佈極低頻電磁輻射為「2B級可能致癌物」,行政部門應訂定規範,防範民眾增加罹癌風險並免使民眾長時間暴露於極低頻電磁輻射3~4毫高斯以上。

今民眾懼怕吃下塑化劑,也懼怕同是「2B類致癌物」的極低頻電磁輻射,請政府重視並承諾改善住宅極低頻電磁輻射安全。


註一:

1.Li CY, Lin RS and Lin CH . Urbanization and childhood leukaeia in Taiwan. Int Epi. Associa. 1998; 27:587-591.

2.Li CY, WC Lee and Lin RS. Risk of Leukemia in children living near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JOE.1998, 40:144-147.

3. Li CY, G T. and Lin RS . Residential exposure to 60-Hertz agnetic fields and adult cancers in Taiwan. Epideiology 1997,8:27-30

4. 李中一(1990)。電磁場暴露與小兒白血病之流行病學研究。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林瑞雄(1992)。電磁場暴露與小兒癌症之流行病學研究。國科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6. 李維進(1994)。高壓輸電線的磁場暴露與小兒白血病之流行病學研究。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作者: 陳椒華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No comments: